近日,氣溫逐漸升高,并長期維持在20℃以上。天氣升高,如果再加上雨淋,越冬病菌就會大量復蘇、增殖,危害作物。
水稻作為我國主糧食作物,在病菌危害面前更是首當其沖!目前僅長江流域水稻種植面積就達到1.2億畝左右,水稻單產隨著我國育種技術的提高,也在不斷上升。但是目前種植水稻的品種大多都高感稻瘟病。稻瘟病一旦發生,可引起大幅度減產,少則導致畝產減少10%~20%,重則減產40~50%,再嚴重者甚至顆粒無收!
今天,我們就一起聚焦“水稻稻瘟病”,共同為防治稻瘟病,保護水稻田早做準備!

水稻稻瘟病簡介:
稻瘟病又稱稻熱病、火燒瘟、叩頭瘟,稻瘟病是水稻生產上三大主要病害之一,也是流行廣、危害的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
水稻全生育期可感此病,特別對于稻瘟病感病品種影響更為嚴重。稻瘟病發病有利條件是溫度為20-30°、相對濕度90%以上時。本病在各地均有發生,發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減產,尤其穗頸瘟或節瘟發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絕產。
水稻稻瘟病癥狀:
水稻稻瘟病在水稻整個生育期中都有可能發生。由于為害的時期和部位不同,可分為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和谷粒瘟。一般以葉瘟、節瘟和穗頸瘟為害較重,其中以穗頸瘟為害重,產量損失。
(一)苗瘟:
秧苗在三葉期前發病,主要由種子帶菌所致。三葉期前病苗基部灰黑色枯死,無明顯病斑;三葉期后病苗葉片病斑呈紡錘形、菱形或不規則形小斑,灰綠色或褐色,濕度大時病斑上產生青灰色霉層,嚴重時秧苗成片枯死。
(二)葉瘟:
在秧苗三葉期后至穗期均可發生。一般在分蘗盛期發病較多。初期病斑為水漬狀褐點,以后病斑逐漸擴大,終造成葉片枯死。嚴重時,遠望發病田塊如同火燒過似的。病斑常因天氣因素的影響和品種抗病性不同而有差異。
(三)節瘟、葉枕瘟:
常在抽穗后發生,初在稻節上產生褐色小點,后漸繞節擴展,使病部變黑,易折斷。穗頸瘟:初形成褐色小點,發展后使穗頸部變褐,也造成枯白穗。
(四)穗頸瘟、枝梗瘟:
穗頸或枝梗受害后變為褐色,發病早而重的,穗子枯死呈白穗,發病晚的秕谷增多,近幾年來,穗頸瘟比較嚴重,為害很大。
(五)谷粒瘟:
產生褐色橢圓形或不規則斑,可使稻谷變黑。有的穎殼無癥狀,護穎受害變褐,使種子帶菌。
了解了稻瘟病的發生癥狀,不知道農戶朋友們的稻田有沒有受到侵害。如果出現了相關癥狀,及時進行防治就刻不容緩了!而掌握正確的防治措施,能有效減少產量損失,確保糧食增產。
稻瘟病防治措施:
(一)防治策略
按“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消滅越冬菌源為前提,選用豐產抗病良種為中心,加強栽培管理為基礎,藥劑防治為保障。
(二)防治措施
防治稻瘟病時,應根據不同發病時期采用不同的方法,選擇不同的藥劑,及時、準確地用藥。
1)浸種:在播種前處理水稻種子。選用75%三環唑2000倍液,浸種24小時,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催芽、播種。
2)防治水稻苗瘟、葉瘟:主要抓住在發病初期用藥。水稻栽秧后一個月內進入分蘗期開始,經常檢查田間葉瘟病情,如發現發病中心或葉片上有急性病斑,即應打藥防治。
3)主防葉枕瘟、穗頸瘟和節瘟這三種稻瘟病對產量影響均較大,要注意普防。預防穗頸瘟要著重在抽穗期對水稻進行保護,特別是破口期和齊穗期是防治關鍵時期。感病品種和稻苗嫩綠、施氮肥過多而發病較重的田塊,用藥2—3次,間隔期為10天左右。一般在破口見穗5—10%開始施次,齊穗期施第二次藥即可達到預防目的。
在防治過程中,一款好的藥劑無疑起著決定性作用!而為生物菌劑無疑是上上之選!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款水稻專用生物菌劑——【聚能生物菌群-菌安天下之水稻】!

菌安天下生物菌劑,河南安利綠色防控科技有限公司精心推出,專治水稻稻瘟病、紋枯病、白粉病!不含任何化學激素,產品更安全!經全國實驗推廣驗證,驅蟲、防病、治病、增產、提質,效果顯著,產品經得起考驗!
菌安天下生物菌劑,能夠快速修復土壤,提高作物免疫力,增加抗逆性,讓根莖更健康!農作物自愈能力更強!讓生病的農作物迅速恢復生機、茁壯成長!無論是拌種、沖施、噴灑,效果看得見!防病,葉寬葉厚,抽穗齊,花粉量大,為高產增產早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河南安利綠色防控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發展綠色農業一家只做一個產品---活的生物菌菌安天下,專注生物防治植保的企業。采用生物菌、免疫蛋白,誘抗和特殊肥料共同發酵的方法達到促生,驅蟲、防病治病,增產,提質的綠色防控的產品技術研發和推廣。